老年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政策法规

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发布时间:2020-02-26责任编辑: 信息来源: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收藏

 

  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开展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实施“多证合一”改革,简化企业准入环节。2017年7月1日,全市第一批“多证合一”工作全面启动,2018年6月,第二批也全面启动。改革后,向政府部门提供一次信息,就可实现相同信息和材料“一次采集、一档管理、一网共享”。企业不用再奔波往返,已经整合的涉企许可或备案证件不再发放。改革实现了54证“一网共享、一照一码”(因机构设置及省市部门权限原因,白山地区实际整合41证)。企业不用为再去政府部门备案或提交信息,而四处奔波费时费力,真正做到让“数据网上行”,让“群众少跑路”。解决了企业“多部门申报、入市程序繁杂”问题,企业办理时间压缩85%以上,为企业开办、运行提供了便利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 5949户。

  (二)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减少企业准入事项。2018年11月10日,我局以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吉林省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白山政发[2018]23号),标志着“证照分离”改革在我市全面落地。对照全国第一批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面梳理了市本级改革事项,共涉及11个市直行政审批部门,33个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取消审批,改为备案;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完善措施,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逐步实现“准入不准营”。

  (三)实施登记流程再造,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018年9月28日全市各级登记窗口与全省同步上线了吉林省市场主体准入e窗通系统。截止目前,企业新设立及注销的业务100%实现网上登记,企业变更业务由于变更内容多样,只有70%的业务能实现网上登记。现在无论申请人身处何地只要通过e窗通系统填写股东(出资人)、高级管理人员的身份信息及住所证明,即可申领企业营业执照,做到了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全球通办,实现了企业登记无纸化、无介质、零见面的全程网上办照新模式。提交材料相比从前减少了近90%,企业开办时间实现由11天减少到3天,登记环节由7个减少到3个,做到了对外承诺的3个工作日(办理营业执照2天,公章刻制0.5天,申领发票0.5天)。

  (四)根据机构改革情况重新调整领导机构。按照全市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调整和人员变动等工作实际,对我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设置进行调整。及时与各单位建立联系,根据最新人员安排调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设置,下发《关于调整白山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组成成员的通知》(白市竞审联办[2019]1号),统筹协调,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平稳有序实施,做到工作不断档、不缺位。

  (五)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按照吉林省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下发《白山市全面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2019年工作重点》(白市竞审联办[2019]2号)。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的要求,在2017-2018年清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清理废除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其他政策措施,重点清除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

  (六)全面规范市场监管领域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对市场监管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的工作责任、审查标准、审查程序进行明确。及时补充、调整和完善相关制度,严格审查标准,规范审查流程,防止市场监管系统内部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白山市监字[2019]107号),对市场监管领域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进行规范。

  (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进一步明确商事改革后续市场监管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确监管方式和监管措施,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加强企业协同监管,按照《白山市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备忘录》,做到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对抽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由各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做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从而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最大化。

  (八)进一步加强事业性收费监管。白山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隶属于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关于制定吉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和作业人员考核收费标准的函》(吉发改审批联字[2018]10号)、《关于降低部分计量检定收费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的通知》(吉省价收[2016]221号)、《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财政厅关于降低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吉省价收[2017]133号)文件执行。

  (九)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自“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开展以来,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改革工作,认真谋划,积极推进,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市监信[2019]38号)和省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的通知》(吉市监信字[2019]106号)精神,全面做好今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结合我局实际工作需要和各业务职能,调整了《白山市工商系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中的部分内容。制定了《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并按照要求将检查计划录入地方协同监管平台。

  同时,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以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名义统筹推进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推进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牵头制定全市跨部门联合抽查计划;进一步梳理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杜绝了权力寻租和随意执法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了监管效能。

  (十)推进跨部门联合“互联网+监管”模式,努力实现智慧监管。“互联网+监管”是推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及检查实施清单的梳理是“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的基础。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和对接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8]73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会议精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8]63号)文件精神,市场监管局于2019年5月22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会议室举办全市监管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培训班。 市直各部门指派专人负责监管事项梳理工作,加强各县区各部门工作督导调度,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及时认领上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认真编制本级检查实施清单,确保及时完成监管事项清单编制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和总结市场监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失信的市场主体不主动破产、不主动清算、不主动注销的现象大量存在。《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对市场主体不按规定组织清算只有禁止性规定,没有追责性条款。

  二是监管难度持续加大。“双随机”抽查对执法检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涉及到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能。

  三是法治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工作中只重点加强了城市中心及人口密集地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忽略了对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偏远地区的法治宣传教育,使其成为依法治理工作中的一个制约点。

  三、2020年工作安排

  我局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成功创建“法治市场监管”为基础,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业务,坚守安全底线,维护市场环境,不断创新市场监管机制、模式、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注册制度便利化水平。重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行政许可等事项采取清理取消一批、改为备案一批、实行告知承诺制一批的措施,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问题。继续深化“多证合一”登记改革,持续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便利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市场主体持续较快增长。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进一步梳理监管事项,完善包含检查项目、检查依据、检查具体内容在内的标准化监管职责清单,亮出权力家底,确保一次检查全面到位,减少监管对企业的影响。以完善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为抓手,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双随机”综合抽查水平,拓展“双随机、一公开”范围。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夯实市场监管基础。提高政治站位,开展队伍素质提升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市场监管队伍建设,依托大数据、信息化监管手段,提高全体干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队伍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强化正风肃纪,全面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2月26日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