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消费维权

春节临近买车票机票诈骗案高发警方梳理四大陷阱

发布时间:2023-01-09责任编辑: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收藏

 

  一、微商代购、网站转卖二手票 

  诈骗手段:不法分子在微信、微博、QQ空间、各大二手交易网站发布虚假的代购、出售火车票信息,利用受骗市民的急切心理,骗取转账,或是登录钓鱼网站骗取银行卡信息。 

  案例2018年12月29日,扬州市民王先生通过手机上同城网,从一网友手中购买泰州至哈尔滨硬卧下铺车票,后对方发给王先生一个链接,王先生点击链接后按提示操作,从其工商银行卡上支付506元,1月3日中午,王先生想改签时发现无法查询到购买信息,发现被骗。

    2018年12月28日,苏州市民赵先生在微信上认识一名叫“韩小红”的男子,被对方以能够替他买到除夕夜的车票为由,骗其转账1200元。 

  二、冒充QQ好友无法回国,代买机票 

  诈骗手段:不法分子通过获取正在国外旅游人员的QQ信息,冒充其身份与其QQ好友联系,假称在国外遇到问题无法购买回国机票,骗受害市民与“某航空公司经理”联系,代付机票钱。 

  案例2019年1月5日,常州市民孙先生手机QQ收到一条好友验证,自称是其朋友,以在美国旅游无法购买机票为由委托孙先生向其提供的“南航经理”购买机票,后孙先生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汇款共计20000元。 

  三、虚假售票网站 

  诈骗手段:不法分子制作虚假购票网站,宣称保证百分之百有票,引诱受骗市民在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或者以交“保证金”、“加价提高抢票成功率”等名义进一步诈骗钱财。 

  四、“抢票神器”陷阱 

  诈骗手段:不法分子以几元到几百元推出“抢票神器”、“抢票小工具”等软件,并且伪造好评,引诱受骗市民购买安装,待付款后才发现该软件下载链接暗含木马程序,受骗市民手机关联银行卡信息被盗用,或者是一些“网上订票流程、需知”类虚假信息,根本无法“优先抢票”。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