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升级“五办”服务。对于属于本单位业务范围的,大力倡导当场就办;不属于受理范围的,积极引导去哪里办;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明确告知怎么能办;法律法规不明确的,千方百计努力帮办;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正向宣传什么能办。
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入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和“企业注销一件事”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探索将小餐饮、小食杂、小作坊等市场监管领域许可服务事项纳入改革范围,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三、探索更多行业领域“证照一码通”。对于跨行业经营的经营主体,根据经营主体申请意愿,e窗通系统自动生成申请表单,自动关联申请材料,推送相关部门并联办理,实现多场景、全领域“证照一码通”。
四、积极推行集成注册模式。推行大型连锁企业分支机构“一次办”模式,因总部变更导致分支机构需要变更时,可提供标准化登记服务,一键代入总部企业营业执照等材料,无需重复申报。推行大型商超、孵化园等创业服务集中区“一站办”模式,对于同一集中区内的所有经营主体,住所使用证明可一次提交,全程通用;对于隶属同一母公司或同一股东的经营主体,相同材料可合并提交、智能代入,减少重复审核,大幅压缩办理时间。
五、优化新业态经营主体准入。放宽新业态经营主体名称的行业表述,允许将体现新经济特征、具有地方特色以及反映经营和创新特点的字词作为经营主体名称的行业表述用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条件,凡有政策文件或专业文献支持的,允许使用经营范围规范条目以外的用语表述。
六、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一是优化完善登记注册“一网通办”,将全类型、全生命周期经营主体登记事项全部纳入“一网通办”,实现材料再精简、时限再压缩。二是全面推广行政许可“一网通办”,推动准入e窗通和许可e窗通深度对接,推行全程不见面审批,减少申请人奔波往返。
七、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全场景应用。试点推行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主,纸质营业执照为辅的全新模式。新设立经营主体原则上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进一步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降低证照管理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