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局统一部署,市市场监管局以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日常监督为主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有效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筑牢医疗器械安全底线,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助力。
高度重视,严密部署。第一时间针对本市实际研究探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隐患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部署和转发《吉林省药监局关于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排查整治重点、工作安排、工作要求等内容,统一全市“一盘棋”思想扎实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责任落实上抓实、抓细、抓深,抓出成效。
严格自查,落实责任。要求医疗器械各经营使用单位深入开展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并在6月30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所在地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自查共有经营企业596户、使用单位950户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梳理风险隐患4类28条,均已建档,并在企业自查整改完成后进行了销号,严格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提升了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聚焦重点,严监严打。用监督检查和督察的方式督促企业自查自纠,排除安全风险隐患。深入开展防疫物资、可用于医疗美容医疗器械等专项监督检查,持续聚焦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冷敷贴类产品、隐形眼镜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零售药店、医美类医疗机构等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重点检查产品资质、购销渠道、冷链管理等内容。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专项检查、日常巡查、跟踪复查、督察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查找并及时消除医疗器械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整改,以此督促相关企业单位有效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风险隐患排查能力。不断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大力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600余人次,车辆850多台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企业共2045家,发现并排除风险隐患37项,立案6件并结案。
强化宣传,凝聚合力。通过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用械安全。各地严密组织开展“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官方网站、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和微信直播等方式广泛普及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时查询医疗器械生产许可、产品注册、备案信息,引导公众树立安全用械意识,防范医疗消费风险,保障公众消费安全,加强行业自律,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着力提升执法人员专业水平、经营企业管理理念和公众消费安全满意率。